專家觀點
當前位置:首頁 >> 專家觀點 >> 沈建忠: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周年
沈建忠: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周年
發布時間:[2018/8/15 15:24:01]   點擊次數:[9744]

1978年是中國最值得回望的歲月,當時我還是西北一所大學的工農兵學員,和千千萬萬的老百姓一樣,被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的春風感召和鼓舞,懷揣著青春的理想與激情,踏上追尋中國復興夢的征途。四十年芳華,與這個偉大的時代同行,作為參與者、見證者、受惠者,不僅親身感受到了大時代背景下祖國的欣欣向榮和激蕩巨變,也親歷了房地產和物業管理行業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
四十年來,我們摸著石頭過河,從無到有構建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;我們韜光養晦發展高新技術產業,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,傾力打造獨具匠心的國產品牌。四十年來,我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,7億多貧困人口成功脫貧,13億多人奔小康,經濟規模增長了52倍,GDP已經接近百萬億的目標,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超過30%,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,展現了中國智慧下的中國速度和中國樣本。

我國內地第一家物業服務企業

——深圳市物業管理公司

物業管理行業也正是這場變革的受益者。八十年代初,我曾隨時任國家城建總局局長的邵井蛙同志到深圳調研,親身感受了深圳市第一家物業管理公司的現場工作,考察了市場化物業服務的項目,當時對從海外引入的物業管理模式感觸很深。不曾想,隨著我國城鎮化快速推進、城鄉建設大規模開展和改革紅利的普惠,物業服務從深圳的一個點覆蓋到全國城鎮,服務內容從單一的住宅擴展到不動產的所有領域。企業總數突破十萬家,員工人數達到了一千萬,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大服務行業。物業管理不僅改善了人居和工作環境,促進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,還對解決就業、擴大住房消費、拉動經濟增長、提升居民美好生活體驗發揮了重要作用,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。

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,從備受質疑到行業地位的確立,從無人問津到資本熱捧,作為中國物業管理協會會長,站在新時代的節點上,我為物業管理行業的每一點進步感到驕傲,也為行業受到社會的每一份尊重感到自豪。這一切要感恩于千百萬默默奉獻的物業人,感恩于勇于創新的物業企業家群體,也感恩于所有關心信任支持物業管理工作的業主客戶群體。這是我在本期卷首語“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”中最想表達的意思。

改革開放四十年行業的變化

最應該致敬的是思想解放

1978年,鄧小平同志以非凡的膽識和科學的態度引領解放思想,打破了改革的僵局;仡櫢母镩_放的歷史進程,每個重要關口,都是一次觀念突破和思想解放?梢哉f,沒有思想的解放,就沒有改革開放。就不可能有“讓一部分地區和人先富起來”的政策落地,也不可能讓“資本主義有的東西,在我們社會主義制度下同樣有”的制度安排。

物業管理行業從蹣跚起步到壯大崛起,起決定作用的同樣是思想的解放、觀念的轉變。猶記得1991-1999年,當時的建設部在青島、大連、深圳召開了三次全國性的物業管理工作會議,確立了物業服務的總體思路、指導思想、政策框架。使物業管理行業較快擺脫了政府主導和開發商管理的模式,真正按市場經濟的規律向前發展,走上企業自主發展、物業品質服務、市場擇優而定的良性軌道,全國各地掀起了物業管理招投標的熱潮,也加快了國家物業管理的立法進程。在我看來,這是行業誕生之初影響很大的思想解放,對后來物業管理行業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近些年,彩生活等物業服務企業的上市、生態布局和跨越發展,給物業管理行業的傳統發展模式帶來了巨大的思想震動。行業各種主題論壇不斷召開,各種思想觀念不斷碰撞,預示著一個物業與互聯網技術、資本更為融合,思想更為開放的新時代的開啟。

改革開放四十年行業的進步

最值得致敬的是創新精神

一個叫費正清的美國人在其《中國簡史》一書中曾感概,中國為什么取得世人囑目的發展成果,是因為內在共同變革和內在發展沖動的結果,也就是敢于打破傳統的觀念和制度,利用西方的文明和制度,大膽創新,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東西。改革開放四十年,面對現實的多重問題,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堅持創新精神,從小崗村的聯產承包責任制到國有企業放權讓利,從國有土地招拍掛到住房商品化,用創新的韌性和勇氣,不斷破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難題,重塑人與消費、商品、服務的關系,激發中國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創業熱情,釋放出巨大的生產力。用事實證明了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越性。伴隨創新的熱潮,沐浴改革的春風,物業管理行業也在產業創新、制度創新、服務創新、技術創新上不斷發力,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物業管理體制和道路,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!段飿I管理條例》所體現的各種制度性安排,如公共維修資金、業主代表大會等,就是改革創新的最好例證。今天在加速行業集中度,與現代互聯網技術、資本市場融合與探索的新時代進程中,物業管理行業順應大勢,加大科技創新力度,分享現代技術成果紅利,加速向現代服務業的轉型升級,智能化服務效率和智慧化管理水平穩步提升,服務質量明顯提升,展現了前所未有的行業魅力和行業活力。

行業變革迎來資本春天

改革開放四十年行業的成就

最需要致敬的是物業人的力量

也就是那次陪同邵井蛙局長調研,我們與蛇口工業區的袁庚有了一次近距離接觸。在那個談富色變、談錢臉紅的年代,袁庚提出的“時間就是金錢,效率就是生命,顧客就是皇帝,安全就是法律”,以及“我可以不同意你的意見,但我誓死捍衛你發表不同意見的權利”等,曾被認為是資產階級的話語體系。曾在蛇口乃至全國引起了風波,但袁庚以一個共產黨員的坦誠堅持實踐,突破的禁區有24個之多,最終逐漸被社會接受和理解,他因此被冠以改革開放的先行者、啟蒙大師和敢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,獲得香港特區政府授予的“金紫荊勛章”和上海市政府授予的“中國改革之星”稱號。所以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,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個像袁庚這樣具有強國情懷、敢于挑戰禁區的創新者和實踐者匯聚成巨大推動力,讓中國有機會搭上了時代的高鐵。中國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、每一個新生事物的出現、每一次經驗的積累,無不來自億萬人民的實踐和智慧。無論是沖破人民公社舊體制,創造“大包干”的農民,還是頂著“走資本主義大帽子”創辦鄉鎮企業的農村干部;無論是勇于實踐、克服重重困難的企業家,還是在科研崗位上兢兢業業作出成績的科學工作者……山河日新,國力日強,無數人為這段歲月貢獻了自己的芳華。他們都是改革開放的弄潮兒,從當初“摸著石頭過河”的探索試驗,到如今全面深化改革的自信與從容,是人民群眾釋放了改革開放的最大動能。

物業管理行業能從相對封閉變得開放和自信,也要歸功于物業人孜孜不倦的改革開放精神,正是因為上千萬物業人的共同創新和開拓,才有了物業管理行業蓬勃發展的今天。一批企業家以敢闖敢干的勇氣和自我革新的擔當推動行業變革轉型,每一位物業從業人員兢兢業業,在平凡的一線物業管理工作中,在各種突發的大事件和災害中,恪盡職守,挺身而出。是這支服務大軍攻堅克難,在委屈與爭議中,化阻力為動力,成就了行業的光榮與夢想。

物業人的堅守與貢獻

壯闊時代潮,奮進四十載。中流擊水,奮楫者進。習近平總書記說,“我們要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,逢山開路,遇水架橋,將改革進行到底!备母镩_放沒有終點,上千萬物業人將繼續高舉改革開放的大旗,以建設美麗中國為己任,以更加開放、包容、合作的態度,堅持創新精神,主動回應時代的感召,不忘初心,全方位推動服務質量提升,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努力。

亚洲高清无码在线观看